“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
一、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那么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当孩子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来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看着被风吹的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的告诉他“会变成绿色”,你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什么颜色呢?”以次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的出结论。同时你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能否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一种压力的环境中,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因此,对于强制性的智力作业,要少些再少些。
二、为了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例如: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讲故事,孩子们总是专心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讲的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当你讲小人书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孩子常常是一边听一边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主动要求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不要求孩子写,更不要孩子记这些字。只要他们能认识,能把一个小故事读下来就行了。孩子听得多了,读的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会有一天,父母发现孩子已经能很连贯地把书上的故事琅琅上口地读出来。当孩子在阅读课外书刊的时,家长可利用读物内容,作为与孩子对话的内容。这样,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不时地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习惯。
二、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以引导他们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最好还能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实验、栽种盆花、也可以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们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三、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一些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三岁左右就开始对画画或者乐器产生兴趣,特别是孩子进了幼儿园以后,在老师的诱导下,他们的兴趣爱好出现了第一次飞跃。最先使孩子产生兴趣的一般是画画、唱歌、和表演,当然这些都是模仿性的。对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的兴趣都可以在幼儿期唤起。这时不是要求孩子能达到什么水平,而是以唤起他们对乐器的兴趣为主。下棋也是如此,很小的就喜欢跟大人下棋,当然更喜欢和小朋友一起下游戏棋。父母只要做有心人,为孩子提供一些条件,准备一些简单的器具,多给孩子讲讲自己的见闻,多与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种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孩子的星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往往有了一种爱好后,会逐步迁移到另一种爱好上,并发展为多种兴趣爱好。例如孩子小时侯喜欢听故事,总是不厌其烦地要求爸爸妈妈讲故事,慢慢地他们自己也会学着讲故事,甚至还学着自己来编故事,然后再由讲故事迁移到给故事配画,从而慢慢地对画画产生了兴趣。